admin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媒体视角 体育产业迎来知识产权新赛场

admin 体育赛程 2024-02-04 130浏览 0

  今天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的主题是“奋力夺金:知识产权和体育”。如今,体育已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产业,带动从体育场馆到广播网络等设施方面的投入,在全球雇佣数百万相关从业人员,为更多人带来娱乐。以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体育赛事的转播权等)为基础的商业关系有助于确保体育的经济价值,推动体育组织资助各项赛事,并提供促进基层体育发展的方法,从而刺激体育产业增长。

  正如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施蔚所言,体育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民族的精气神。新时代体育精神倡导的不再是以金牌为单一价值取向的评价标准,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体育综合价值的体育观。同样,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也不再单纯追求数量规模上的金牌,而是能够成为支撑新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江苏经济报特别推出专题报道,试图从数据、个案等不同侧面,呈现江苏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希望江苏在体育产业和知识产权赛道上都能“更高、更快、更强”。

  知识产权和体育

  “体育与知识产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施蔚解释说,体育赛事版权一直是体育产业的核心资源,2017年,PPTV耗资13.5亿元,取得了中超新媒体一年的转播权。与此同时,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等一批高知名度的运动商标品牌,有力支撑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训练方式和新设备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大量专利技术的支撑和推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知识产权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赢得竞争优势的新赛场,体育产业同样也迎来知识产权新赛场。

   

  知产力助跑江苏体育产业

  上个月举行的江苏体育产业大会传出信息:2018年,江苏体育产业总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增加值1340亿元左右,占全省GDP比重达1.45%;全省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近2300元,体育消费总规模将达1800亿元。

  体育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的背后,少不了知识产权的支撑。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日前发布的《2018年江苏省体育产业知识产权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体育产业申请专利9909件,同比增长5.58%;专利授权量达5851件,同比增长73.93%;PCT专利申请45件,同比增长40.63%;申请商标50558件,同比增长72.61%;商标注册量达27036件,同比增长138.60%。

  截至2018年,全省有1410家体育产业单位拥有有效专利,这些单位2017年从业人员数17.11万人,资产总额1586.85亿元,销售总额1566.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99.26亿元。同期,全省有13558家体育产业单位拥有有效注册商标,这些单位2017年从业人员数为21.90万人,资产总额4339.68亿元,销售总额2277.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99.34亿元。

  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杨玉明表示,江苏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一是目前江苏体育产业总体上还不是太大;二是发明专利不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三是商标知名度不高,公众耳熟能详的国内体育品牌几无江苏身影。记者注意到, 2018年,江苏体育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全省体育产业专利授权量的7.47%。

  侵权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4月20日在南京举行的知识产权与体育紫金论坛上,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宋健分享了一组数据。据“知产宝”从已公开的判决书中抓取的数据,2016年到2018年,全国涉及体育品牌的诉讼案件达3253件;其中,2016年950件,2017年1068件,2018年1235件,“上升势头很明显”。地域上,北京相关案件最多,有1389件,其次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重庆、上海等地。

  这些案件中,民事案件占比最大,达55.36%;刑事案件占比最小,只有7.16%。从案由来看,侵权案件占比高达73.42%。“可见对体育品牌来说,大量的问题是侵权。”宋健说,相关刑事案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案件最多,占到67.3%。

  从赔偿额看,平均判赔率只有40%,平均判赔额也只有10.14万元,大量案件判赔额都较低。宋健表示,当前司法政策已从宽容走向严格,未来,一定是要让侵权行为付出沉重代价,降低维权成本,促进产业发展。而对品牌领域特别清晰的侵权行为,临时禁令应该有更大的施用空间。

  维权新难题亟待破解

  时尚体育运动井喷发展,已成为社会消费新热点;竞赛表演产业释放红利,正焕发出经济发展新生机。伴随着体育产业发展,知识产权维权也遇到不少新难题。

  苏宁体育集团知识产权总监郭晨辉介绍说,目前在体育赛事转播能否适用著作权保护上就存在争议。他认为,体育赛事转播类似电影制作,也有一定的独创性,应该适用著作权保护。因为直播体育赛事时,虽然每台摄像机的机位是固定的,但拍摄角度的选择和画面的切换,仍有摄影师及导播的创作在其中。但在司法实践中,一些体育赛事转播维权官司却因被认定独创性不够高而败诉。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高级法务总监刘伟凯对此表示赞同。他以NBA赛事直播为例说,直播并非简单对赛场上一切的呈现,其众多拍摄手法和镜头语言旨在加强比赛的戏剧性。这和电影尤其是经典故事片的表达方式颇为相似,重点都是“叙事”。而导播和技术人员做出的镜头选择、声音设计等,其目的也在于刺激观众。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袁秀挺却认为,体育赛事转播不存在完整的内容创作,目前还难以纳入著作权法保护范畴,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维权。如可以将侵权行为作为不正当竞争,来保护体育赛事转播权。(记者 杜颖梅 通讯员 张 锋 江晓峻)

   

  体育赛事IP:期待这场邂逅更加完美

  体育赛事IP即赛事产权及其相关衍生产品,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产品。回应时代的召唤,体育赛事IP迸发出知识的光芒;妥善运用转播技术、运营转播权利让受众共享体育之美,知识产权特别是品牌的力量亦让体育赛事和体育产业获得更多收益。

  苏宁体育集团是国内最大的体育产业集团,近年来,苏宁体育不断发力布局体育产业上下游的全产业链,打造以体育赛事IP,融合线上线下优势,用体育为各产业赋能的全新商业模式。然而,企业手握资源越多,侵权事件就越频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我们就暴风体育对中超赛事的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纠纷提起的起诉,案件诉讼标的为1.3亿元,这也是目前体育赛事转播领域标的最高、审级最高(二审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苏宁体育旗下PP体育的体育赛事版权是苏宁体育集团的核心业务,拥有欧洲五大联赛、欧冠、中超、亚冠等顶级足球赛事。赛事版权频繁遭遇侵犯,让苏宁体育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冬感到忧心。王冬向记者列出苏宁体育近年来赛事版权的维权记录:去年,苏宁体育累计取证总时长超过7万分钟,共提起诉讼案件54件,结案39件,而今年截至目前,又新立案56起。

  市场乱象的背后是维权之难。王冬认为,当前业内体育赛事版权保护的难点在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体育赛事版权的认定和保护不够完善。体育赛事是否具有“独创性”属性;体育赛事直播著作权权利有哪些,这些内容在《著作权法》中尚不明确,而且现有侵权归责原则也非常不利于权利人开展维权。此外,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丰富,盗播盗链等方式层出不穷,侵权平台的类型在不断扩大。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就曾呼吁建立与完善体育赛事直播权利保护法律体系。以中超赛事转播为例,王冬算了一笔账:合法获取一场赛事授权需要支出500万元的授权费用,投入二三十万元的制作费用,全年240场比赛总费用金额将近2亿元,按照单场维权成本10万元算,即便只取证80场,取证成本就需要支出800万元。而通过侵权链接等方式替代正版权利人的流量入口,侵权者只需要支付丁点的投入,甚至连服务器、制作设备、卫星接收设备等都不需要投入,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流量收入。即使80场全部被发现了,法院还不一定认定为侵权,认定了侵权总共也就赔偿800万元到2400万元,仅相当于购买正版所需成本的十分之一乃至于三十分之一。如此高的利润、如此小的风险,侵权网站的选择也就变成了一种利益驱动下的必然。

  对黑科技盲目崇拜,轻视努力的意义;对收益过分追求,侵犯转播权等知识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与体育精神相悖。

  如何推动行业形成良性、健康的版权运营环境?对此,王冬认为,应从立法、行业、维权手段、新技术运用等多个层面打出一套组合拳。在立法层面,应尽快修改《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而在行业层面,作为国内知名的体育企业,苏宁体育计划联合各赛事权利方和其他新媒体平台共建中国版权协会体育赛事版权专业委员会或联盟,以期集结行业力量化解侵犯体育赛事版权的顽疾。

  “我们还会利用商业投诉、行政投诉、司法诉讼等一系列手段,建立起多维度的维权体系,扩大取证平台数量和端口,引入区块链存证等新技术方式,进行全范围、全赛事、全类别、全端口、全平台的维权工作。”王冬坚定地说,苏宁体育要做维权的急先锋,以知识产权激励创造、保护创新,推动市场竞争更公平,市场环境更清朗,这也与“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不谋而合。(记者 朱彬彬)

   

   

  康力源跑出知识产权加速度

  下个月,在位于徐州的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生产的三款全新跑步机样机即将迎来英国客商的专业测试。与传统跑步机不同,此次新产品将首次采用无刷电机、无刷控制器等最先进技术,在大幅降低噪音、提高电能转化率的同时,以全新的外观闪亮登场。“测试通过后,我们将和客商共同将它们快速推向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吴振民信心满满。事实上,对这家从事体育用品、健身器材生产和出口已逾30年的知名企业来说,像这样的好消息早已屡见不鲜。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千万元以上,每年从这里诞生的新品超过百款,申请的专利超过60项,年销售额更已突破十亿元。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我们看好它的未来。”吴振民随口报出了一组数据,目前,以美国、法国等为代表的体育强国,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均达到2.5%以上,全球平均水平亦达到2.1%,而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从这一点上看,国内的体育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蛋糕”虽大,但要在无数竞争者中尝到“独一份”的甜头却不易。“从最简单的单一功能产品开始到现在的产品系列化、智能化,一路走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企业只有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依靠技术创新,才能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吴振民犹记得,2015年,全国从事健身器材生产制造的大致形成了广东、山东、浙江三个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很快发现,跟浙江拼不了价格,跟广东比不了资讯,跟山东比不了成本,很难有竞争优势。“我们必须借由知识产权弯道超车。”

  那一年的6月,一款自适应跑步机研发项目被正式立项。康力源迅速抽调算法、结构等方面的精英工程师组成攻关小组,夜以继日相继破解电流抓取等诸多研发难点。最终,一改普通跑步机或走步机启动、加减速及停止通过电子表按键手动操作的模式,新产品仅需使用者踩踏跑带就可通过系统自动控制运行速度。一种自适应跑步机或走步机制造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款产品自去年年底推向市场以来,便备受市场青睐。“因为既有‘黑科技’,又有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刚出来,就有销售公司把车子停在车间门口,出来一台拉走一台。目前,每天的销售量有四五百台。”吴振民笑道。

  自适应跑步机的“火爆”仅是康力源积极运用技术创新释放知识产权红利的缩影。2018年,康力源拥有的专利及商标量合计已达273项,其中商标18件,并长期参与健身器材标准制定。如今,公司年申请专利超过60项。知识产权已成为康力源经营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吴振民告诉记者,公司不仅在每个研发中心都设有专人负责专利工作,在激励研发人员参与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上,更设置了从申报到批复等各阶段的多重奖励。

  2016年,康力源和上海名匠智能制造公司联合研制了全国健身器材行业首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全自动化电动跑步机装配流水线,大大提升了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基于智能制造,公司的技术、产品加快了升级换代的速度。此外,该公司还积极与上海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并在上海、深圳、美国等地设有技术研发机构,借助科研力量,不断为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加码。康力源产品体系也逐渐丰富起来,主要产品已覆盖跑步机、健身车、力量型训练器、自由重量类训练器、室外路径、群体活动器材等七大系列700多个品种。

  得益于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加持,康力源逐渐蜚声全国,成为国内健身器材十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纷至沓来。更令人欣喜的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的不断深入,企业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产品远销亚洲、欧洲、北美、中东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等国际市场起步较早,专利拥有量和涉及面都很广,要进入很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做OEM代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逐步在国际上申请专利,并推广JX、PLUS+等自主品牌。”吴振民说,公司自主品牌的国际销售额已呈现出快速提升的态势,目前正在积极申报5项PCT专利。(记者 洪姝翌)

   

  金陵体育的“夺金”之路

  在奥运赛场上,除了中国健儿奋力夺金,赛场幕后的“中国智造”也为比赛提供了专业的竞赛器械设备支持。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由江苏金陵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排球网柱便同中国女排一起构成里约奥运会排球场上的“风景线”。

  “你看,这就是我们专为里约奥运会制造的!”在江苏金陵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公司检测中心主任蔡洁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这个刻着“Rio2016”字样的排球网柱。“排球赛事要求网面保持水平,需要两根柱子间形成很大的拉力,这就导致柱子下端会往里翘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想在柱子内‘埋’入一根管子,并利用外向调节功能,让柱子在形成大拉力的同时还能保持笔直状态。”蔡洁说,“在柱子内‘埋’管子”这一创新做法拥有专利,并且技术在国内尚属领先。

  专利的申请量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科技创新力的体现。截至2018年,金陵体育专利及商标量达240件。“在运动器材、装备等方面产生的专利和品牌等知识产权是体育产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维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江苏金陵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军告诉记者,公司每年研发投入1500万元左右,研发频次能达到一年出4-5个新产品。他说,做实业、做产品,不能光靠颜值吸引消费者,还需要产品本身的功能来说话。金陵体育近几年也越发注重专利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技术革新不断提升专利质量。

  “就拿我们的‘拳头产品’篮球架来说,我们每年还会不断更新换代。”蔡洁以2017年获得专利的“弹性篮圈”举例称,以往的篮圈只有正面设置了缓冲力,而运动员在扣篮时不会仅选择正面方式,也可能从两侧扣篮,这就会导致扣篮时产生一定震感。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想到让篮圈更具弹性,这样,“运动员无论在哪一侧扣篮,都能通过内置弹簧减轻反作用力,增大缓冲力。”

  不仅如此,公司还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同苏州大学一起研究新型田径终端摄像系统;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在运动器材开发与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发田径比赛起跑压力感应装置、终点拦截系统……在开发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和产品后,金陵体育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实力得到增强,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的意识也在不断强化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不仅拥有2个软件著作权、27个商标等,更是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8年“江苏省体育产业十大品牌(企业)”等荣誉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自身发展起来还不够,还要带动整个体育行业进步。”孙军说,公司自2004年起便参与制定了20多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更是成为篮球架和田径器材等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我们制定标准首先要把自身技术优势写进去,这样就能让尚未达到标准的同类型企业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共同分食市场‘蛋糕’。”拿篮球架为例,蔡洁补充说,2007年是国内篮球架使用的空白期,当时大型篮球赛事使用的篮球架几乎都不是国内产品。“我们发现受欢迎的篮球架以升降型为主,而要实现升降功能就需要一定的电能支撑。涉及电,就离不开安全性能。我们就同业内其他领军企业和专家人士共同研究分析,并在标准中加入了我们已经较为成熟的液压系统和抗电击技术,将安全性能再次提高,给其他企业提供了良好方向。”蔡洁如是说道。他透露,金陵体育已被邀请参与制定2020年奥运会十几项冰雪运动项目的其中三项标准。

  对篮球架进行液压升降技术处理,大大提高了体育场馆的空间使用率;自动化新型升降栏杆,让跨栏比赛更加智能化;对起跑器进行脚掌大小定制、舒适度等人性化改造,助力运动员尽情畅跑……金陵体育用科技创新和产品标准为体育产业赋能,并借力知识产权逐渐发展成为体育这项“黄金”产业的“掘金者”。(记者 刘 菁)

  来源:江苏经济报

   

   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媒体视角 体育产业迎来知识产权新赛场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媒体视角 体育产业迎来知识产权新赛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