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传播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媒介事件

admin 体育赛程 2024-02-11 131浏览 0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想法哦

  阅读完成你将解锁: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事件、铺垫效果、封闭漂流、集体记忆

  

  世界杯来了,但接连爆冷至今,让人们仿佛觉得炎热的六月心如冰窖,而最精彩的似乎还不是绿茵场上的比赛,反倒是朋友圈更加精彩,而本次世界杯,中国除了“国足”,已全民参与……“世界杯”足球赛是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早已成为典型的——“竞赛”类媒介事件了,在这样的媒介事件中,人们甚至愿意打破常规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从而参与到整个媒介事件中去,这对于球迷而言的确是一场盛宴,而2018年的世界杯,除了看球之外,似乎“买球”现象也比往年更甚之,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杯”的受众面。不管是球迷还是伪球迷都完全进入了“仪式“当中。就算你不知道越位是什么,但你一定知道今天晚上“赔率”是多少;就算你不懂433、442但你肯定会讨论今天是“三串一”还是“二串一”。

  

  今天阿匠尝试使用以传播仪式观为价值取向来研究作为“竞赛”类媒介事件的代表——世界杯,解释作为媒介事件的世界杯的全民参与性及“买球”文化的盛行。

  1

  1.传播的仪式观概述

  美国学者詹姆斯 · 凯瑞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了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传播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模式传播仪式观,他汲取了杜威的共享观, 借助杜威和芝加哥学派的思想,将杜威所引领的传播观,与格尔茨为代表的文化观结合起来,整合了跨学科的理论,糅合成了自己的“传播即文化”观。

  他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学研究称为“传递式”的传播研究,这种模式着眼于特定目的和功能的实现,倚重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主要研究的是信息在空间的传递,具有较明显的表面性、机械性和功利性。传播的“仪式观”则倚重人文的研究方法,着眼于由人们参与的传播过程对人类整体意义的建构,把传播看作是文化共享过程,它并非直接指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它主要是指传播如何在时间上来维持一个社会。 他认为:“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指空间上讯息的拓展,而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一种信息或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其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

  ”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表达了“媒介即信息”,那么传播的仪式观则意在 “媒介即仪式 ”。

  而“仪式观”认为传播传递观的研究局限于细枝末节,偏重对功能要素的分 解,代表着现存秩序的维护,缺乏批判性,而传播仪式观的研究 力求揭示意义,着重分析仪式化传播的符号意义和建构。凯瑞 认为仪式观才是传播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传播建构并维 系着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 化世界。 但是“仪式观”与“传递观”并不是对立的,只是传播观念的侧重点不同。

  同时要与大家强调的一点是“传播的仪式观”并不等于“仪式传播”二两者之间的分野与讨论,在明日传播匠的newspedia系列中有细致的分析呈现。另外还可以参考郭建斌老师的“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和刘建明老师的““仪式”视角下传播研究几个关键概念被误读现象研究——与郭建斌教授商榷”参考补充。值得说明的是,本文中的“仪式”并不仅仅是狭义的“仪式”,而是基于传播仪式观,把整个媒介事件作为“仪式”来进行探讨。

  2

  2.世界杯的媒介事件进程

  美国的传播学家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一书被认为“在人们认识电视的影响力方面的一个里程碑”。他们指出“媒介事件”是指“人们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 视直播的历史事件”;是“那些宣称具有历史意义的、宣扬和解 的、颂扬进取精神的以及以崇敬的态度制作、播出的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具有重大性,人们会打破日常生活规则去观看这个令全国人民都能屏住呼吸的媒介事件,并跨时空地参与进去。

  这一理解从文化的视角讨论宏大事件的电视直播,专指电视媒介中的重大事件。可以说媒介事件本身就是一种超脱于平常的“仪式”,而“仪式”最重要的就是“共享”,电视在“媒介事件”建构和“仪式”的传播中功不可没,在大众媒介出现之前,仪式的传播主要限制于组织或群体内,只有亲身参与到仪式中,才能 完成传播的过程。之后出现的平面媒介和广播发展了仪式的传播,但无论从传播范围还是传播效 果上来看,都无法与声像文并举的电视相比。

  电视利用其优势,将世界各地的各种仪式活动图文 声并茂地传播给大众,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共享和传承。 根据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解释,媒介事件是指“那些令国人乃至是人屏息驻足的 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2000)其素材可以划分为“竞赛”、“征服”、“加冕”三大类,我们可以称 这些时间为“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竞赛”型媒介事件是关于英雄事件的复述,它引申出智力竞赛、游戏节目、选美大赛、体育比赛等,这种竞赛具有周期性、规则性、固定性、公开性、对抗性,参与者在竞争中或取胜、或失败,突出竞争双方的游戏性。世界杯赛事无疑就是一个典型的“仪式”,而其电视传播就属于“竞赛”媒介事件。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事件的类型和主题都已经发生转变。 2007年,卡茨与利布斯提出创伤性事件的概念,他们认为以冲突为主题的创伤性事件凸显,如灾难、恐怖 和战争等进入了直播的中心舞台,而传统仪式性媒介事件的重要性在减弱,频率也在降低,卡茨的研究表明,如今媒介事件已无法像《媒介事件》成书之时保持对全体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垄断,并继而生成仪式化的集体记忆, 但在这其中,“竞赛”这一类媒介事件却任然保持着很好的媒体聚焦效果,仍然能在人们的日产生活中建构出一个节日性的“仪式”。

  

  3

  3.作为“全民参与”的仪式的世界杯

  3.1作为媒介事件的世界杯的传播结构

  世界杯,作为大型的媒介事件具有周期性,而其转播权、经营权和赞助产品都有垄断性,因此在每届世界杯来临前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整个赛事就已经预热了,举办的国家也会接住大众媒体掀起一轮 又一轮的宣传热潮,吉祥物、足球、场馆、主题歌的征集和设计及电视、地铁、露天广告的宣传,无不激起国民的期待,也会引起世界的关注。 这就做到了“未播先火”,吸引全社会关注和讨论。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而人们也是带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在期待着和这一“仪式”的来来临,因此人们的“围观”也是世界杯仪式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而在这的过程中,也由观众和媒介一同建构了许多衍生的符号意义,“世界杯”本身的一些内容已经慢慢隐退,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比赛的衍生物,有的人比赛也不会看,但是一定会买球;在赛事结束之后,世界杯的相关议题也渐渐淡出媒介的视野,媒体不在讨论比赛,而是精心策划,赋予赛事中的一些事件、球星相关的记忆特定的所指的符号意义,定格成一种媒介记忆,形成人们共享的集体记忆,沉淀在人们心中,形成“铺垫效果”,等待着在下一次的媒介仪式中被重新唤起。 而这样的过程,正符合了艾柯提出的“封闭漂流”的概念(董青,2016),从开始媒介介入“零度事件”引起全方位关注,到形成媒体事件,到受众的参与和媒体一同赋予其跟多符号意义,导致其本身意义的隐退,再到最后只剩下与赛事无关的拟态运动。

  

  3.2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世界杯“参与者”

  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 的仪式观并非只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 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詹姆斯·凯瑞,2005), 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所以传播的共享、融合、理解、建构等属性正是媒介事件最主要的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体育媒介事件的传播才更有价值和 意义。 像在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赛事中,人们对于世界杯的观看其实并不会获得比平时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人们参与到这一仪式中,更多的是获得了经验的共享,情感的凝聚,共同体的维护和身份认同的强化。

  3.2.1人们的拟态参与和情感凝聚

  宗教社会使人们聚集在一起,共享着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和庆典,即使有的信仰是虚幻的。而在如今的非宗教社会中,缺乏信仰的人们单一、离散地存在于信息海洋之中,生活在一成不变的科层制的社会结构之中,电视的传播将世界杯赛事作为一个仪式,使人们围绕着共同的象征符号聚集到一起,置身于群体的兴奋状态,共享着同样的经验与情绪。就算是不懂足球的人,也难以抗拒对凝聚的情感的向往,因此他们也会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到世界杯的“拟态参与”中去,他么也会在朋友圈po出“小龙虾”和“啤酒”,也会熬夜和人们一起发朋友圈表明自己的“在场”,如果实在无法介入,他们则会选择“买球”这样的方式,参与到这一次“全民盛宴”中,为的就是在这样的“仪式”之中,与他人共享同一份经验、情绪;达到情感上的凝聚。

  3.2.2“仪式化的空间”中建构身份认同

  电视传播营造的世界杯媒介事件“将境遇、背景各不相同的个体和家庭结合在一个结合体中,在这个集合体中,人们形成了强烈的相互认同,获取基本的意义,并找到了情感的满足” ,这样的结合体正是一个重新营造的“仪式化空间”,在这里,人们的身份得以确认,赛事的电视观众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杂 糅群体,然而世界杯赛事的传播却让这些观众汇集成了一个没有国界限制、没有地位高低、没有种 族歧视、没有文化偏见的世界杯文化共同体,人们可以在这样的“仪式化空间”中广泛交流和沟通,共享“认同”,形成共识,正如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霍尔所言,媒介不仅是反映舆论的机构,更重要的是“制造共识”,这样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正好是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仪式观”的路径。所以,世界杯作为“竞赛”媒介事件,其传播“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詹姆斯·凯瑞,2005)。

  4

  结语

  当然,作为一片并不规范的小文章,本文肯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只是试图站在之前研究的学者肩膀上,借助各方视角和论点,试图以“世界杯”为由头,蹭个热点,引起大家注意力来读完全文,了解一下詹姆斯·凯瑞的仪式观下的媒介事件该如何分析,仪式观在当前的社会中又能又怎样的运用。当然,世界杯以及世界杯中的买球文化还能从多方面进行论述,例如“消费社会”、“议程设置”、“议程融合”、“第三人效果”、“亚文化”、“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标出”….等视角去进行探讨,作者文疏才浅,仅探讨“传播的仪式观”下的“媒介事件”愿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广范围的探讨。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想DISS的都可以直接写在留言区哦~快来与我们讨论互动吧~

  参考文献:

  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4.

  张兵娟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仪式 传播 文化[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 -3.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3.

  [美]凯瑞著,丁未译, 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8:3.

  [美]乔治·格伯纳. 与电视共同成长:涵化过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4-00.

  赵红勋.体育盛典·媒介仪式·身份建构——“媒体奇观”视域下的体育赛事解读[J].现代视听.2013-8.

  董青,洪艳.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体育媒介事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1

  快来留言区一起积极讨论哦

  

  文 | 望粥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图 | internet

  编辑 | paramita

传播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媒介事件

传播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媒介事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